乐山市外国语学校

乐山外国语学校创建于2002年,占地130亩,建筑面积超过5.5万平方米,是乐山立事达集团独资兴办的完全中学(含初中、高中),教育教学直属乐山市教育局管理,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开设70个教学班级,在校生3000余人。

概况

乐山外国语学校始办于2002年,前身是乐山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2004年更名为乐山外国语学校。短短五年,学生从最初200多人发展到今天2500余人,教职工也从最初的28人发展到今天360余人。

学校以“人文生态”为设计理念,恢宏的建筑群体与幽雅别致的园林浑然融为一体,2006年学校被四川省园林学会评为“四川省园林学校”。学校按国家级示范学校双一类标准配置,60间教室和教学厅全部装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4人间的学生公寓宽敞舒适;图书馆、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塑胶跑道、游泳池、语音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

天象馆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学校食堂清洁卫生、菜品丰富可口,2007年被省教厅评为“四川省中学示范食堂”。

学校实行“专家治校”,学校领导团队成员均在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校担任过领导职务多年,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校长杨伟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机械厅拔尖人才、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乐山市拔尖人才、乐山市优秀校长。常务副校长欧建设是四川省特级教师、乐山市拔尖人才。副校长谢鹰是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劳动模范。副校长史爱民是高级教师、乐山市优秀校长。

学校面向全国礼聘优秀教师。在这里,汇聚来自全世界2个国家和全国12个省市的180余名教育精英,其中特级教师6名,高级教师50名,省级骨干教师8名,省学科带头人1人。

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2008年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初中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2007年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07年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06年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特色

学校以“让普通学生得到理想发展,让优秀学生得到卓越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厚德载物、张扬个性、做适应国际竞争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以创办“百年名校”为奋斗学目标,在乐山市教育界取得了辉煌业绩。2007年高考首战告捷,60余名学生分别考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一本上线率55.4%、二本上线率87.8%、三本上线率92.8%、专一上线率100%,经乐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以346分毫无悬念地位列乐山市第一名,荣获乐山市2007年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中考因连续三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获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一等奖,2007年荣获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

办学五年来,学校全力推行素质教育,成立了18个社团,每个学期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会,每学年举办游泳、田径运动会和科技中国艺术节,极大地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学校乒乓球队连续四年参加省中学生比赛,分别获得2项冠军、5项亚军、5项季军;羽毛球队郭航天荣获全国少年单打第8名,跆拳道队江桐影获四川省少年亚军,女子篮球队获乐山市中学生比赛冠军。健美操队连续3年获得乐山市冠军,游泳骨干杜沁玲、杨泳滔均在省、市中学生运动会摘金夺银,教工乒乓队连续两年夺得乐山市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冠军,教工男子篮球队两次荣获乐山市直教系统篮球比赛冠军,一次季军。学校舞蹈队的《剪纸姑娘》参加四川省中学生中国艺术节荣获一等奖,学校科技创新协会谢琳娜、张单单、黄一峰的发明均获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黄一峰同学代表四川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银牌。学校《沫风》文学社遐迩闻名,荣获全国99佳文学社团,2007年卢利同学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文学社有20余名学生的作品在《四川文学》等专业文学杂志发表。曹刘颉同学的硬笔书法获全国硬笔书法少年组金奖,庞中华先生亲自为她颁奖,李匼同学与专业歌手同台竞技获得四川省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获得全国中国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优秀奖,易弋辉等10位同学获得省教育厅举行的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

执著于“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乐山外校人一直在用全部的力量、智慧,为中国西部发掘和培养具有现代化思想和全球性眼光的新一代精英而不懈奋斗,学校连续四年被乐山市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优秀学校”,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职工之家”,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先进民间组织”,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乐山外国语学校办学历史并不太长,但乐山外校人坚信:有乐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关怀,有乐山市教育局的领导支持,有乐山立事达公司领导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引领,有乐山外校师生和家长不遗余力地努力,乐山外国语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校长寄语

少年时读庄子的《逍遥游》,被汪洋恣肆的文笔、奇幻瑰丽的神奇想象深深吸引,眼前常常浮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鸟雄姿,光阴茬苒,弹指挥间30余载,公元2004年,当脚踏在这块陌生而熟悉的土地时,我眼前再次浮现出年少时的美妙感觉,乐山城南的一片原本蒿草丛深的荒滩地,因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设计精美建筑雄伟的民办龙头学校——乐山市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横空出世,一时间牵引了许多乐山人和非乐山人的眼球,拨动了众多优秀学子的心弦,机关干部企业老总下岗工人山村农夫纷纷涌入年轻的学校,倘佯于有“水木清华”之称的人工河流的小桥上,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嘉州的一个美丽传说:乐山城像只昂首振翅欲飞的大鹏,双翼就是今日的肖坝校园和对岸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偶然,还是必然?“科技强国,教育为先”,历史传说中的两翼正好与时代要求不谋而暗合!乐山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背靠苍翠欲滴之青山,面朝奔腾不息之清流,名师登高而呼,名生风云际会,集灵气人气于一体,融天时地利于一炉,高起点发轫,高标准办学,一曲人间天籁将传出清越的高山流水,一支硕大无比的彩笔将描绘出锦绣灿烂的华章。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百年树人,是需要心无旁骛(工作),是需要飞扬激情(教学),是需要仁爱胸怀(生活),是需要高尚品格(言行)……我们每一天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我们每一步都是在书写人生的历史,为人师者可以不作“至人”、“神人”、“圣人”,也无需奢求“无己”、“无功”、“无名”,三尺讲台奉献年华,我们不求回报,但自豪地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孩子将来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桃李芬芳那就是对我们从教者最丰厚的回报。我期望外校同仁们发挥聪明才智,唤起孩子们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作为至高无尚的追求。我期望我和同事们要做不灭的火炬,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引导他们奔向理想的彼岸。我期望我和同事们牢记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加里宁格勒的一位叫伊曼努尔·康德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憾,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当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到这些,我们的孩子会因师者优秀而优秀,我们的学校会因孩子们优秀而优秀,时空无限,人生有限,有限生命能够熠生辉那是足慰平生的乐事幸事。

求学,如登高峻山峰,每一步都需要踏踏实实,孩子们每迈出一步,都是在缩短到达目的地的距离,只有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才可能领域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丽。我期望看到外校呈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壮美,但我更憧憬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每一名孩子都是可造之才,每一名孩子都是我们师者心中最好的孩子,而外校的每一名孩子都应该是外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传统意义上对“人生”的解说是“人的生存以及后来全部的生活经历”,我则认为“人生”应该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开展的表演”,因此,我期望外校每一名孩子在这所充满人文关怀又严格严谨的校园里完善人格、拥有爱心、坦诚作人、勤勉学习,从他律走向自律。孩子们当中有姣姣者,也有暂时落后者,领先不浮躁,后进不自卑,人人满怀自信,人人就有可能在生活的大舞台表演出不朽经典!外校人以开放眼光看界,外校人也以传统精神植根基,日日“三省吾身”,时时奥运会精神砥励,拥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宏大气魄,拥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学习习惯,博学慎思明辨……,我深信孩子们告别母校时胸怀的都是自尊自信自豪自强!

我们学校很年轻,我们奋飞的起点却很高,校园外碧波荡漾的大渡河水奔流到海是大自然的必然,校园内每一名孩子像初升朝阳蓬勃向上是历史的必然,让我们全校师生义无反顾为奋发向上的“必然”推波助澜,让我们以热血和激情浓墨重彩外校成长壮大的宏伟画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们不会于嘉州一隅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我们会踏在巨人肩膀上去拥抱更高远的理想。

沫风文学社

因乐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地处沫水之滨,沐浴沫风,又因乡梓文豪名为沫若,取其流风余韵,故我校文学社取名“沫风”。

“沫风”文学社社长杨伟老师,是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过上百篇文学作品,并有多篇作品获奖。副社长陈亨宇老师、黄海清老师均为散文和古诗词高手,文学社有指导教师10余人,有客座教授高虹(《四川文学》副主编)、夏述贵(《当代文坛》副主编)、徐行言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艺术传播学院院长、硕导)、董小玉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硕导)、邓碧清(某报主任记者)等。亦有顾问多人,他们分别是:陈保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导)、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阎嘉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刘明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导)、张育仁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导)、周晓风(重师大党委副书记、中文系教授、硕导)袁志远(四川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李萍(德国鲁尔大学讲师)等。

“沫风”文学社现有成员百余人,已对外在公开发行刊物发表作品126篇,杨伟多次获乐山市政府颁发的峨眉山市文学奖,雷静晗、龚映雪等同学分获乐山市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三等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沫风”文学社将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沫风”文学社自办文学报刊,暂定为两月出一次报,一学期出一册刊,报刊皆为内部交流切磋,免费赠送,概不出售。

“沫风”文学社每学期邀请2-3位在国内或省内有很大影响的作家、教授及文学新锐来校讲学。“沫风”文学社社长不定期为文学社成员开设“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讲座。

凡有意加入文学社的学生,可向语文教师交一份申请书和两篇以上自认为“得意”的习作,经审查批准后,即可收到入社通知,可参加文学社的一切活动。凡为本社成员,每学期必须交2篇以上习作,否则视为自动退社。

“沫风”文学社将在每年年末定期选举《沫风》报副主编,该报分初中版和高中版,初中、高中学生皆可报名角逐副主编职务。

“沫风”文学社将在每年年末评选出当年最佳稿件,文学社将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举办颁奖活动。

2004年夏《沫风》报创刊号,刊名由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周纲先生题写。第二期刊名由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李道熙先生题写,乐山市著名书法家毛明祥先生、任承家先生、蒋渝先生、甘良先生分别书写“沫风”赠沫风文学社。沫风文学社组织机构:

社 长:杨伟

主 编:董治江

副主编:陈亨宇 黄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