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英文名: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上海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天文研究机构,成立于1962年8月14日,其前身是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1900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拥有徐家汇、佘山科技两个园区,以及松江区佘山、云南昆明、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等地的天文观测台站,总部位于徐家汇。

1872年2月,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徐家汇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徐家汇天文台。1900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距上海中心城区约30公里的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建立佘山天文台。1950年12月11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军高字第10325号命令,委派李亚农、陈宗器、吕东明等为正副主任委员驻台办理接管事宜。在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军委会气象局组成“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徐家汇及佘山天文气象台管理委员会”。李亚农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陈宗器、吕东明,委员有张钰哲、王楚良等,于1950年12月12日正式进驻,开始接管工作,气象部分由军委会气象局接管,地磁和地震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接管,两台的天文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接管。1962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以院数部字第010号文正式决定,将徐家汇观象台和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象台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78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提升行政级别,由原级别改为局级单位;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为首批被批准为“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天体物理”专业自行审批通过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在全国天文界内又首批获准可按“天文学”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11年,新增“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这也是上海天文台首次获得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设有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星系和宇宙学研究中心、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光学天文技术研究室、时间频率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有工作人员385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4人。

历史沿革

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的创建

徐家汇天文台的创建

1872年2月,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徐家汇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徐家汇天文台;1880年为其建造33米高木塔,顶端装伯克利风向风速仪。1901年,在原址西侧另建三层新楼。大楼中央有砖木结构高40米的观测塔,安装有风向风速仪,大楼东侧是子午仪观测室,设有各种气象仪器,并增加了地温和井温的测量。

佘山天文台的创建

1900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距上海中心城区约30公里的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建立上海天文博物馆,在约100米高山顶安装巴黎高梯尔厂出品的40厘米口径双筒折射天文望远镜,同时建10米直径可转动天文圆顶,圆顶东侧建子午仪观测室,望远镜还配有彗星照相仪、太阳黑子照相仪、太阳分光仪。

1950年接管到1962年上海天文台成立

接管经过

1950年12月11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军高字第10325号命令,委派李亚农、陈宗器、吕东明等为正副主任委员驻台办理接管事宜。在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军委会气象局,组成“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徐家汇及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文气象台管理委员会”。李亚农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陈宗器、吕东明,委员有张钰哲、王楚良等,于1950年12月12日正式进驻,开始接管工作,气象部分由军委会气象局接管,地磁和地震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接管,两台的天文部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接管。

领导体制变迁

接管初期,两台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徐家汇及佘山天文气象台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期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先后派研究员陈遵妫李珩分别负责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的工作。1951年6月19日,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工作站”,负责管理两台,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宗器兼任负责人;12月25日陈宗器调离后,由陈志强兼代负责人。

1952年5月10日,“天地联沪站”负责人调整,由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孙克定兼任主任。1954年6月4日,中国科学院撤销“天地联沪站”,两台天文工作划归紫金山天文台领导,分别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观象台”,地磁和地震工作划归地球物理学研究所领导。1955年,徐家汇观象台、佘山观象台负责人调整,陈遵妫调任北京天文馆筹备处负责人后,由李珩任两台负责人。1958年1月1日,经紫金山天文台同意,徐家汇观象台与佘山观象台行政方面合署办公,并迁至南丹路2号新址。

1960年7月,根据中国科学院第五次院务常委会议精神,徐家汇观象台、佘山观象台从紫金山天文台划出,移交给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管理。1961年10月31日,中科院上海分院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签订协议,将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球物理部分划归佘山观象台建制。

1962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

1962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以院数部字第010号文正式决定,将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同期任命李珩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周尊博、龚惠人为副台长,标志机构正式成立。1963年6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对佘山地球物理部分的管理权限调整,将其从佘山观象台建制划回地球物理所,但该部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社会主义工作仍由上海天文台代管。

1970年7月,因中科院华东分院撤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上级隶属主体发生变化,原有隶属关系中断;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确定新的领导体制,由中国科学院星归口管理,实行以地方(上海市)为主的双重领导模式。197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再次整合业务,将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球物理学部分从地球所划回,同时成立上海天文台地震研究室。1976年12月,经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将佘山地球物理部分划出,助力成立上海市地震办公室。1978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提升行政级别,由原级别改为局级单位;同年,首批被批准为“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6年,“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天体物理”专业自行审批通过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在全国天文界内又首批获准可按“天文学”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

2011年,新增“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这也是上海天文台首次获得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

地理位置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拥有徐家汇、佘山科技两个园区,以及松江区佘山、云南昆明、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等地的天文观测台站,总部位于徐家汇。

研究定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在应用研究方面,上海天文台在国家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研条件

人员规模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有工作人员385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4人。

主要学科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行星科学为核心学科方向。

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积极研发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为观测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支持。

科研部门

参考资料:

科研装备

参考资料:

观测资源与平台

核心设备

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天文台拥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台站(含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25米、上海65米天马、云南昆明40米等射电望远镜)、1.56米光学望远镜、60厘米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全球定位系统等。

重要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设有国际VLBI网数据处理中心,是中国VLBI网和中国激光测距网的责任单位。

国际地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是全球同时拥有多项现代空间天文观测技术的7个台站之一,拥有国际一流的观测基地和资料分析研究中心。

主要作品

论文

参考资料:

专利

参考资料:

学术期刊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行政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党委领导

参考资料:

学术委员会

参考资料:

学位委员会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设有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生培养点,目前在学硕士生85人、博士生109人、在站博士后43人。

合作交流

综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遵循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服务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目标,在科研、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合作项目

国际组织任职

参考资料:

国际合作项目

参考资料:

文化传统

天文台精神

精勤司天、诚信修文。

科普教育

2010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组织由国内外天文爱好者和台内研究员组成的48人观测团,远赴内蒙古自治区辉腾希勒大草原观测英仙座流星雨,同时开展科普、文化考察及交流活动。

2010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学会共同举办天之文科普讲坛第六讲《从月宫探宝到火星探测》,邀请专家开展科普讲座,解答公众疑问,传播月球与火星探测科学知识。

2013年5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学会共同主办天之文科普讲坛2013年第三期科技周专场,邀请星系宇宙学中心郝蕾研究员作“近邻星系巡礼”主题科普讲座。

2015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工作人员分两组到汇师小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开展天文观测实践活动,让师生通过望远镜观测月亮和星空,并开展天文科普讲座。

首页.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机构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科研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科研装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论 文.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专 利.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天文学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获 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现任领导.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历任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学位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合作交流.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上海天文台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党委、纪委换届选举.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5-10-21

上海天文台组织内蒙古英仙座流星雨观测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