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角(cutaneous horn)是一种临床形态学描述,是病损处角质物异常增多而形成突起状角化性疾病,多在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光线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瘤、疣状痣等原发病皮损上发生。
皮角主要表现为高度角化过度,间有角化不全,表皮可呈山峰状隆起,其基底部改变与原发皮炎关系密切;有时仅见良性表皮增生,但也可见恶变者。皮角多累及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好发于面部、头皮、颈部、前臂和手背等曝光处,也可见于眼睑、龟头等处。皮损多为单发,少数亦可多发,表现为高度角化过度、凸起于皮面的质硬增生物,表面多粗糙,呈淡黄、褐色或褐黑色,其高度常大于横径,小者如黄豆,大者可如羊角状或分支呈鹿角状,可呈笔直、弯曲或扭曲状。病程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如基底部出现潮热、出血及浸润,应注意恶变可能。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需要对皮角及其下层皮肤活检才能明确诊断。皮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液氮冷冻、激光治疗等。对于良性的皮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影响美观或增大,则可考虑上述非手术方式去除。预防皮角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期日晒和慢性炎症等刺激因素。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病因
皮角病因比较复杂,主要继发于多种良恶性皮肤病,如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日光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疣状痣、基底细胞瘤、皮脂腺癌等。该病60%是在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血管角化瘤、传染性软疣或毛根鞘瘤皮损上发生角化过度。20%~30%发生于癌前期角化性病变上,20%发生于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上。
病理生理学
该病主要表现为高度角化过度,间有角化不全,表皮可呈山峰状隆起,其基底部改变与原发皮肤病关系密切;有时仅见良性表皮增生,但也可见恶变者。
临床表现
皮角多累及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好发于面部、头皮、颈部、前臂和手背等曝光处,也可见于眼睑、龟头等处。皮损多为单发,少数亦可多发,表现为高度角化过度、凸起于皮面的质硬增生物,表面多粗糙,呈淡黄、褐色或褐黑色,其高度常大于横径,小者如黄豆,大者可如羊角状或分支呈鹿角状,可呈笔直、弯曲或扭曲状。病程缓慢,无明显自觉症状。如基底部出现潮热、出血及浸润,应注意恶变可能。
检查诊断
诊断
根据皮损形态和发病部位可以诊断,因一部分皮角在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等基础上发生,故临床有可疑表现时应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辅助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需要对皮角及其下层皮肤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治疗
皮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液氮冷冻、激光治疗等。对于良性的皮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影响美观或增大,则可考虑上述非手术方式去除。若存在恶变风险或已恶变,则需及时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预防
预防皮角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期日晒和慢性炎症等刺激因素。外出时涂抹防晒霜并佩戴太阳镜等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同时,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患处受到摩擦或损伤,也有助于预防皮角的发生。
预后
预后良好。
【健康中心】皮肤也会长“角”——聊聊不起眼的“皮角”.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5
皮肤表面角化性病变------皮角.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5
【健康快车】皮肤科常见疾病介绍——皮角.微信公众平台.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