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英文名:Global Alliance of Universities on Climate,简称:GAUC),是由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和12所大学的负责人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起的国际大学合作组织,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现任秘书长是李政。
2019年1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牵头发起。5月28日至29日,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盟的章程,并宣布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成立。11月,首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共有来自6个大洲、9个国家、55所全球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2022年,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自2023年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COP大会现场设立“联盟角”,促进青年、学者、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截至2024年12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球六大洲9个国家的15所顶尖高校的组织。2025年7月3日至6日,由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处等单位承办的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暨国际青年贵州省行活动举行。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致力于通过联合研究、人才培养、校园行动、社会实施和公众参与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其行动和倡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截至2024年,其活动累计吸引了超过3亿人次的全球参与。此外,在全球多边合作进程受阻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希望通过推进此项工作,加强国际沟通,借助大学的独特定位,讲好中国故事, 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关键作用,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角色的期待,团结更多国家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发展历史
2019年1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牵头发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高校响应。5月28日至29日,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中国9个国家12所大学的负责人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相聚清华园,在清华大学召开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盟的章程,并宣布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成立,会议讨论确定,清华大学担任联盟首届主席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联盟首届联合主席学校。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联盟创始主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沙菲克担任联盟共同主席。首届联盟秘书处设立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担任联盟首任秘书长。11月,首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共有来自6个大洲、9个国家、55所全球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
2022年,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自2023年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COP大会现场设立“联盟角”,促进青年、学者、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4年12月,在巴库举行的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气候变化这一紧迫议题,在众多参与方中,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以其独特的角色和影响力,不仅设立了联盟角,为全球青年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还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展现了高等教育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力量和潜力。2025年7月3日至6日,由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处等单位承办的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暨国际青年贵州省行活动举行。
组织治理
主要成员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联盟创始主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沙菲克担任联盟共同主席。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是李政。
组织架构
清华大学担任联盟首届主席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联盟首届联合主席学校,首届联盟秘书处设立在清华大学。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12所大学校长组成,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帝国大学、清华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印度科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斯坦陵布什大学。联盟主席和共同主席由理事会选举产生,4年为一个任期。联盟下设执行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成员学校推荐产生。执行委员会主席与学术委员会主席由联盟主席任命。在第一个4年里,清华大学担任联盟的首届主席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联盟的首届联合主席学校。清华大学作为首届联盟主席学校还负责运营联盟的秘书处,管理联盟的日常运作。截至2024年12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球六大洲9个国家的15所顶尖高校的组织。
工作内容
综述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围绕联合研究、学生活动、人才培养、绿色校园、公众参与等开展工作,具体包括在气候相关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开展双边和多边联合研究,推动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实施,开展联合教育项目和气候相关课程系统建设,促进全球青年学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多元利益相关方合作提升公众意识、动员更多气候行动等。联盟工作已经得到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长罗格·埃斯皮诺萨及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主席班德的肯定,并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期间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联盟秘书处继续稳扎稳打部署工作,并在包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高级别多边合作场合展示工作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为构建全球生态文明系统地构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大学的力量。
联合研究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通过识别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共同挑战,锁定实现碳中和的突破性技术路径评价作为第一阶段重点合作研究方向。2019年12月8日,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期间邀请12所学校的学术副校长及教授共同举行学术研讨会,围绕氢能、碳捕捉、储能技术、地球工程等问题交流了各自的研究优势,明确了下一步合作研究方向。
学生活动
2019年11月,首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共有来自6个大洲、9个国家、55所全球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其影响力远超过联盟本身成员校的范围,初步显示出联盟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被誉为“气候经济学之父”的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斯特恩勋爵评价,“联盟组织的学生活动让我看到了气候事业的未来!”论坛期间,世界各国青年组织了由100余名青年学子参加的“气候变化于明日地球”的圆桌会议,共同交流并形成了《气候变化青年宣言》,呼吁青年学生和学者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进程中团结各方、贡献力量。该宣言已由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赵英民转交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长罗格·埃斯皮诺萨和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主席班德,并得到高度肯定。
人才培养
本着创新性教育的理念,为培养未来气候领军人才,联盟秘书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网络等全球伙伴的支持下,组建了首届联盟青年团参加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大会。该团成员以各联盟成员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为主,专业基础扎实,涵盖气候政治与外交、低碳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各气候相关学科。青年团通过与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和来自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高级代表交流,了解各缔约方在气候谈判中的立场;通过与在场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本土机构和优秀企业家代表交流了解多元气候合作进程;通过边会、研讨会、代际对话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获取气候治理的最新知识;通过参与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组织的环保时尚走秀领悟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联盟秘书处计划将青年团的人才培养形式机制化,持续跟进联合国气候大会等相关进程,输送更多优秀的中国青年学者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一批理解中国、支持中国的国际治理同盟军。
绿色校园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成员大学在推进上述工作的同时,意识到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学校率先实现绿色低碳校园的重要示范意义。为此,联盟成员大学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清华大学已经举办了一次环保文化周,鼓励学生开发低碳小程序,并通过用废弃物创作艺术展、文艺表演等多样的形式传递绿色理念,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绿色校园建设。
公众参与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处高度重视大学在动员公众参与中的关键作用。在联合国马德里大会期间,联盟主办专题边会、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媒体采访,动员公众积极采取气候行动。2020年1月21、22日,联盟在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再度亮相。在达沃斯会议上除安排了大学联盟12个大学校长参加的理事会之外,还主办了以大学使命为题的公开活动,邀请教育界、商界、青年代表、非政府组织、国际基金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宣传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行动。
全球气候行动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COP29期间,联盟角近40场边会活动覆盖了全球南方能源转型、气候传播、医疗系统低碳转型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多国谈判专家、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资深学者、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气候行动的交流与合作。
青年培养计划
2022年9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于2022年1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正式提出倡议,每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前一周设立为“全球青年气候周”。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在清华大学会场正式发出邀请,呼吁全球有志于帮助青年成长的机构共同行动,托举青年登上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舞台,尽早接过实现碳中和未来的接力棒。同年,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首席青年官何超欣介绍了“气候变化协同”领导力培训试点项目,项目共收到来自15所联盟成员高校的500余位学生申请。经过对申请者的学术专长和课外活动进行遴选,最终150余名学生成功入选,成为首批“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全球青年大使”(GAUC Global Youth Ambassador)。来自巴黎政治学院、清华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的五位青年大使组织了微型圆桌讨论,表达了各自对零碳未来的畅想。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2024年度的“气候变化协同”领导力培训项目招收了来自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500余所高校的880名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在线主题授课和两个月的实践活动训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完成从气候变化学习者到气候变化领导者的转变。
设立意义
在全球多边合作进程受阻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希望通过推进此项工作,加强国际沟通,借助大学的独特定位,讲好中国故事, 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更好地 发挥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关键作用,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角色的期待,团结更多国家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2025-10-23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成立.教育部网站.2025-10-23
清华大学倡议八所名校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 .清华.2025-10-23
COP29发布|“我们谈碳”新媒体传播项目在联合国新闻发布厅发布 .微信.2025-10-23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2025-10-23
实习招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国际交流项目团队 .百家号.2025-10-23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COP29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行动 .百家号.2025-10-23
青春接力绘绿卷:全球青年贵州共话气候治理新路径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气候与环境治理青年论坛暨国际青年贵州行活动举行.贵州大龙开发区管委会.2025-10-23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清华大学.2025-10-2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出青年声音 .百家号.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