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廉若

卢廉若(1878年—1927年6月17日),出生于新会区乡间,原名卢光灿,名鸿翔,号廉若,清末民初澳门的富商、慈善家和教育家,卢九的长子。

卢廉若17岁时补为新会县弟子员。后来,卢廉若迁居澳门,继承父业,承投澳门山票、铺票,经营烟赌业务,同时成为南洋烟草公司大股东、宝亨银行两大老板之一。1899年,卢廉若加入葡籍。1904年,卢廉若在澳门主持兴建卢家花园——娱园。1911年,澳门商会成立,卢廉若当选首届主席。1913年,卢廉若创办《澳门通报》,刊登其博彩经,在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销售,该报成为后来“狗马经”报纸的鼻祖。1920年,卢廉若花费9000元购得一架飞机赠送给孙中山,用于创建中国空军。1921年,中葡双方发生冲突,两国军舰炮战,卢廉若为双方和解多方奔走。1922年,全澳门罢工罢市,卢廉若尽力调解,平息事件。1927年6月17日,卢廉若病逝。

卢廉若曾获清诰授资政大夫、花翎二品顶戴、浙江省补用道康贡生。1915年,卢廉若获三等嘉禾勋章葡萄牙政府基利斯一等勋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78年,卢廉若出生于新会区。他自幼拜南海潘衍桐学士为师。17岁时补为新会县弟子员。在乡中,他创组义学、倡办普仁堂。后来,卢廉若迁居澳门,继承父业,承投澳门山票、铺票,经营烟赌业务,同时成为南洋烟草公司大股东、宝亨银行两大老板之一。

工作经历

1899年,卢廉若加入葡籍。1904年,卢廉若在澳门主持兴建卢家花园——娱园。1906年,卢廉若出任澳门公钞局副会员,1909年升任正会员。1909年及1910年,卢廉若均位列澳门纳公钞最多之人名单。1911年,澳门商会成立,卢廉若当选首届主席。8月,署理澳督马度(AlvarodeMelo Machado)为庆祝葡萄牙民主革命成功一周年,宣布成立“总办盛典大公会”,卢廉若成为会员。1912年和1913年,卢廉若两次接待孙中山访澳。

1913年,卢廉若创办《澳门通报》,刊登其博彩经,在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销售,该报成为后来“狗马经”报纸的鼻祖。同年,澳门商会成立,卢廉若成为首届7位值理之一。之后,他还成为了第3、4届值理会副理,第5、6、8、9、15届值理会总理。此外,卢廉若还于1913年获葡国三等嘉禾勋章,并于1913年、1919年、1921年、1923年担任镜湖医院首席总理。期间,卢廉若于1914年与别人筹措巨资创办孔教学校,招纳贫苦少年入学,每年学生多达千余人。1915年,卢廉若获三等嘉禾勋章、葡萄牙政府基利斯一等勋章。并且,黎元洪还褒题“乐善好施”四字给卢廉若。

1920年,卢廉若花费9000元购得一架飞机赠送给孙中山,用于创建中国空军。同年,同善堂择址重建,卢廉若位列56位发起人之首。1921年,中葡双方发生冲突,两国军舰炮战,卢廉若为双方和解多方奔走。1922年,全澳门罢工罢市,卢廉若尽力调解,平息事件。1923年7月,澳门遭受飓风袭击,受灾严重,居民死伤无数。卢廉若为安置难民、殓葬死者竭力奔波,还建保婴留产所,当选为崇善、崇义两堂的永远值理。1925年4月13日,卢廉若获葡萄牙政府基利斯一等勋章。1927年6月17日,卢廉若病逝。

家庭关系

社会活动

卢廉若自幼拜南海潘衍桐学士为师。他认为澳人子弟多贫苦,应给予教育,便倡议筹款设立孔教学校,制定章程,分设中、小学,并出任校长,培养了大量人才。慈善性质的镜湖医院也有卢廉若的功绩,他出任董事长,救灾恤邻,使该医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华医院齐名,他也因此被推选为澳门商会第二任主席。以前澳门的清平戏院、宝诚银号、长春阁药店、九如押店均是卢廉若经营的商业,现时的卢廉若公园前身就是他修建的私家花园娱园。由于他在澳门的功绩,葡国政府曾授予他一等十字勋章。

卢廉若交游广泛,除澳葡当局人士外,还结识了许多沪、港、澳各界人士。辛亥革命后,卢氏县曾捐资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5月由香港抵达澳门后,下榻卢家花园(即卢廉若公园)春草堂,并与卢氏兄弟合影留念。卢氏还与许崇智、叶剑英、廖仲恺、何香凝、李济深、蔡廷锴、陈济棠等不少革命人士常有往来。

荣誉奖项

后世纪念

卢廉若出殡日,全澳降半旗志哀,澳督夫妇步行相送,送葬者超千人。遗体由澳门船运到白云山。12月4日,方葬于卢家山,此墓地是其亲家陈俊文所赠。卢廉若墓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建筑

卢廉若公园

卢廉若公园原名“娱园”,位于澳门北隅,由卢廉若于1914年斥资80万两白银购置地址建造。卢廉若公园以石砌景观为主,其中有一块巨石形似狮子。在乱石堆砌的石山中,石洞盘旋曲折,山上的人工瀑布直泻入山下的莲花池。卢廉若公园内有两幢建筑:一座是西式两层洋楼,为卢廉若家人居住之所;另一座是卢廉若为纪念母亲在池塘上建造的春草堂,后成为卢廉若接待客人的主要场所。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5月从香港特别行政区抵达澳门后,下榻于娱园春草堂,并在此会见中外人士。因此,卢廉若公园不仅是澳门的游览胜地,也具有历史纪念意义。198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20周年,澳门政府邮电司发行了一套邮票,其中一枚以卢廉若公园春草堂为图案。卢廉若逝世后,卢家花园的一半卖给了培正学校,该校在其中建造了新的现代化校舍;另一半辟为公园,经整修后于1974年9月28日开放,接待游人,并改名为“卢廉若公园”,以纪念卢氏县

卢廉若墓

卢廉若墓建于1927年,按清代墓葬形式用花岗石砌筑。该墓前后总长30.6米,前台宽15.8米。坟前砌三级月台,上竖华表旗杆夹石石狮岩羊、石马、石刻文臣武将及抱鼓石等。墓为抄手墓,分坟头、山手、月台和后土娘娘护岭等部分。坟头砌成半圆形石墙,正中最高处雕有“祥云涌月”图案,下立一方连州青石碑,碑刻“廿一世廉若卢公/卢母陈太夫人/合墓”,前方有拜桌。山手分为两级,第一级两边各立一碑,是民初知名文士汪兆镛为卢廉若撰写的近千字碑文,是研究卢氏县生平的有价值资料。坟头后面倚山势建有四级护岭,最高一级护岭右边立有黎元洪褒题的“乐善好施”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