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下辖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广东省中南部、佛山市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全区总面积154平方千米。境内居住着汉族、壮族、土家族等47个民族。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常住人口136.1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8.54万人。
禅城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禅城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粤剧、佛山秋色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风古灶旅游区、佛山祖庙等AAAA级景区。
秦汉至南北朝时,隶属南海郡番禺区。隋开皇十年(590年),为南海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年),称佛山乡。清代时,禅城一带称佛山堡(乡),也称佛山镇。1949年10月,佛山市改镇设市。1984年6月,佛山市城区范围设立为汾江区和石湾区。1986年,汾江区易名为佛山城区。2002年12月8日,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镇街道,将原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区域合并成立禅城区。截至2024年11月6日,禅城区辖3个街道、1个镇。
禅城区是“2023赛迪百强区”第35名、“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2021年,禅城区GDP在佛山市下辖区划中位列第3,重点制造业企业有海天味业、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禅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4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0:29.3:70.7。
名称来历
禅城区得名与佛像有关。唐贞观二年(628年),该地村民在山上掘得铜佛三尊,于是,人们便认为此处为佛家之山;把地名命名为“佛山“,并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宗教中心(禅地),故佛山城区又简称“禅“,从“禅地“与“城区“各取一字组成“禅城“,故名。
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番禺县置南海县,属南海县,称季华乡。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广州南海区。唐贞观二年(628年),季华乡改称佛山乡。
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917年),佛山乡改称永丰场,属兴王府咸宁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永丰场改称佛山堡,复属南海县。
元朝时,仍为佛山堡,属广东道南海县。
清代时,禅城一带称佛山堡(乡),也称佛山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把佛山镇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更名为“广州府佛山分府”,由广州与南海区共同管辖。
中华民国
1912年,属南海县第四区。
1925年8月,佛山镇从南海县分出设市,直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1927年11月,改为南海县特别区,始为县府驻地。
1946年8月,撤特别区,重组佛山镇,属南海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佛山市改镇设市,属军管会管辖。
1984年6月,佛山市城区范围设立为汾江区和石湾镇街道区。
1986年,汾江区易名为佛山城区。
2002年12月8日,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将原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区南庄镇区域合并成立禅城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1月6日,禅城区辖3个街道、1个镇: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祖庙街道、南庄镇;共有行政村53个、社区94个。区人民政府驻魁奇一路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禅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广东省中南部、佛山市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西、北面与南海区接壤,南面与顺德区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2°58'25~113°09'46、北纬22°55'29”~23°05'之间。全区总面积1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禅城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多为平坦的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1.3~4.6米,西南部除台地20~30米外,东部0.5~1.0米。按地形可分为三个片区,东部为三角洲平原;西部为剥蚀台地,呈连绵起伏的小丘;南部为平原水网地带,由北江干流的东平水道、顺德水道、吉利涌围成的一个江中岛(罗格围)和一个半岛(南海顺德二联围),地势平坦,河涌交错。
气候
禅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春季低温阴雨。夏秋炎热多雨,常受热带气旋影响,秋末偶有低温,冬寒不显著。春、秋季短,夏季长,日照较长,冬季霜日少,极少结冰,终年无雪。年平均气温22.5℃。多年平均降雨量1980.78毫米。
水文
禅城区境内河道属珠江北江干流,南庄镇河道流域面积约20平方千米。二级河有东平水道、顺德水道2条,流经境内总长40.3千米;三级河有北江流佛山水道、吉利涌2条,流经境内总长23.8千米;四级河有北江汊流佛山涌、石石肯涌和围内涌38条,流经境内总长90千米。河流总长度154.1千米,径流总量年均2109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东平水道,从紫洞口至奇槎,长约22千米,年均流量1329.94立方米/秒。顺德水道,从紫洞口至梧村,长约18.3千米,年均流量2553.0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禅城区主要灾害有洪涝、热带气旋风灾、寒潮和强冷空气以及干旱。水灾主要因西江、北江上游连降暴雨以致洪涝。明清时期南庄有决堤洪涝灾害记录27次,民国时期有6次。1915年夏、1924年夏和1959年5月水灾严重。1962年7月3日发生特大洪水。1994年6月20日的洪水持续时间长,为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热带气旋风灾主要发生在每年7-9月,1957~2002年,平均每年1.4次,20世纪50年代后风力10级以上强热带风暴有5次。1999年12月21-2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霜冻天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禅城区土地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截至2019年12月31日,禅城区共有耕地278.12公顷;园地107.68公顷;林地259.39公顷;草地432.35公顷;湿地8.0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693.9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08.9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87.62公顷。
矿产资源
禅城区内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具体包括黏土矿、砂矿、陶瓷土、铸石玄武岩等类型,主要分布在张槎街道、石湾镇街道以及南庄镇等地;水资源矿产主要是矿泉水,分布在张槎街道。禅城区全域范围均属于禁采区和限制勘查区。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常住人口13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8.54万人,增加2.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81万人,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0.45万人,死亡率为5.80‰;自然增长人口0.3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68‰。年末已办居住登记外来人口68.17万人,下降0.1%。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25.98万户,增加0.93万户,增长3.7%。
民族构成
禅城区户籍人口以汉族为主;至2020年末,禅城区有壮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46个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23年3月,禅城区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位列第37名。禅城区是“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21年,禅城区GDP在佛山市下辖区划中位列第3。2024年,禅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4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98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5132美元),增长1.4%。省级工业园区有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吉利工业园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区有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禅城园;率先建设广东省低碳发展示范区,“佛山绿岛”被评为“南方低碳年度标杆园区”。
第一产业
禅城区畜牧业以饲养鸡、鸭、鹅、生猪为主,辅有牛、兔、狗等;水产养殖业以鱼塘养殖家鱼为主,南庄有“三高”水产养殖,主要有大口黑鲈、桂花鱼、鳗鱼、南美白对虾、丁岁鱼等。石湾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是中国淡水鱼养殖基地。佛山市禅城区储备粮油有限公司、佛山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2024年,禅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0.69亿元,下降3.7%;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0.16亿元,增长2.4%;渔业产值1.17亿元,下降5.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4亿元,增长70.3%。
第二产业
禅城区是“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省级工业园区有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吉利工业园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区有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禅城园。重点制造业企业有海天味业、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列2022广东500强企业第109位、第228位。
2024年,禅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709.11亿元,增长1.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7%。
第三产业
禅城区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有“中国陶瓷商贸之都”之称。2011年,中国首个陶瓷价格指数平台创建运行,成为国家级建筑陶瓷、不锈钢等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永旺株式会社、沃尔玛公司等“一站式”超市陆续进入,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友谊商店、王府井集团等相继落户。境内的佛山市国际贸易港被认定为佛山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型园区,集聚了佛山市对外数字贸易产业促进会、禅城区进出口企业商会等行业协会资源,以及外贸蜗牛、侠客网络科技和阿里1688等60多家外贸服务型企业。
2024年,禅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711.28亿元,增长2.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5%,占第三产业比重为67.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7.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799.68亿元,增长1.3%;餐饮收入82.43亿元,增长2.2%。商品销售总额6610.12亿元,增长4.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5896.72亿元,增长4.1%;零售业销售额713.41亿元,增长4.8%。全年进出口总额644.7亿元,比上年下降43.7%。全年旅游总收入127.15亿元,增长32.9%。
人文
综述
禅城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有品字街、梁园、莲花南、任围等8个历史文化街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佛山狮头、佛山彩灯等。禅城区也是粤剧故乡,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出现了粤剧第一个行业组织琼花会馆。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末,禅城区有文物保护单位7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家;市级67家。
佛山祖庙位于禅城区祖庙路21号,为当地数百家祠庙之始祖,又名北帝庙、灵应祠。佛山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占地面积约为2.55万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元末毁于大火,后经历20多次重修扩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作全面修。主要景点有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黄飞鸿纪念馆等。殿堂屋脊以石湾陶塑(瓦脊公仔)装饰,四周墙壁镶有大量砖雕、灰雕,殿内摆设有木雕、石雕、铁铸、铜铸、锡铸艺术品。1996年,佛山祖庙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华里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原名“杨伍街”,至清代乾隆(1736~1796年)改为今名。东华里古建筑群是具有珠江三角洲风貌的清代古街道;存有伍氏宗祠、招氏宗祠、招雨田祠及招氏“敬贤堂”等清末民初的祠堂、民居54座。因历来都是官家富户所居,故无论建筑形式或室内装修,均极为讲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末,禅城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市级31项。其中佛山市木雕、北帝诞、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金箔锻造技艺等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市级“非遗”有南庄上元舞火龙习俗等。
佛山秋色是佛山地区以庆丰收为主题的中秋节令习俗。该习俗相传源自晋代,最早是儿童舞草龙庆丰收的“孩童耍乐”活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定名为“秋色”,又称为“秋宵、出秋色、出秋景”,为民众自发组织的大型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内容分为民间工艺品和文艺表演两大类。2006年,佛山秋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石湾陶塑主要流行于禅城区石湾及周边地区。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为低谷期,1978年后为全盛创新期。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陶塑技艺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其制作工艺有构思创作、泥料炼制、成形、装饰、上釉、龙窑煅烧6个环节。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节庆
禅城区主要习俗有年宵花市行花街、元宵节行通济、元宵灯节、茶楼饮早茶、饮凉茶、蛇虫美食、醒狮、赛龙舟、北帝诞民俗会等。
农历三月初三为祖庙北帝神诞。佛山祖庙是佛山镇诸庙之首,因此祀真武大帝神诞规模最大。在诞期不但要建醮贺诞,而且还举行各种活动,如明代要放火爆,清代要演戏。祀北帝,从明景泰三年(1452年)起,列为官祀,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并规定举行春秋二祀。北帝神诞期间,神像还要出巡到北帝行宫,三月初四在村尾会真堂更衣,然后摆列出巡仪仗迎接回祖庙。
元宵行通济是广佛都市圈特色元宵节活动,该习俗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乾隆(1736~1796年)达至鼎盛。明清时期广东商帮崛起,水涌环绕的佛山市因商业发达成为工商巨镇。通济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区、番禺区的必经商道,因此承载着商贸交流和经济融通的使命。佛山人本着从商求利的务实愿望,在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无闭”,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美食特产
禅城区土特产品主要有佛山盲公饼、得心斋酝扎猪蹄和柱侯鸡,以及金源酒家甘笋饼和水晶饺、汾宁白糖棉花糕、大可以状元及第粥、皇后双皮奶、应记鲜虾云吞面等,在中国烹协会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中华名小食”比赛会议上,分别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禅城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2所,普通高中11所,普通初中16所,小学76所,幼儿园154所。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拥有各类学校279所(不含普通高校),比上年增长0.7%,在校学生21.72万人,增长1.0%。全区共有教职工2.17万人,下降1.2%,其中专任教师1.41万人,增长0.1%。幼儿教育入园率为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特殊教育中,义务教育阶段安置率为100%。其中,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该校江湾、河滨校区位于境内。
科技事业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3个,其中省级71个,市级82个。众创空间25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597项,比上年下降21.9%;签订技术合同金额4.01亿元,增长31.9%。累计初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6家,下降10.1%。博士后载体24个,其中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12个,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全区拥有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4家,比上年增长8.5%。全区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64项,全区获得资质认证实验室62家,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分别为1126、716和639家,获得3C产品认证企业62家。全年专利授权量0.53万件,下降26.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0.12万件,下降0.2%。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0.64万件,增长14.3%。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共有区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07.81万册,比上年增长4.5%,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含民办)9个,美术馆12个。文物保护单位8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9家,市级68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13项,市级32项。剧场、影剧院30家,歌舞娱乐室61家,演出场所4个,网吧76个,出版物经营企业255个。社区文艺团队450个,艺术表演团体78个。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文艺演出595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3.61万户。
禅城区图书馆,前身为石湾镇街道图书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苏李秀英女士捐赠一百万元港元而兴建。石湾区图书馆于1992年10月18日开馆,2003年更名为禅城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广东省文明图书馆。
禅城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位于同济路55号,共四层。内设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展厅、非遗展厅等12大功能场室。
体育事业
早在1924年,禅城区境内就成立有佛山(禅城)精武体育会。1983~1990年,被国家体委连续三次授予“田径之乡”称号。2002年原石湾区、2004年禅城区先后获“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称号。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共有体育运动场地面积332.2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2.5平方米。群众体育组织22个,运动员1266名,649名体育健儿在中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1178次。主要体育场馆有岭南明珠体育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共有卫生机构502个,比上年增长6.4%。其中,医院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57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379个,农村卫生室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2个,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院、医疗检验所、健康教育所、卫生计生信息中心和采供血机构各1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2.07万人,增长3.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70万人,注册护士0.98万人。禅城区主要三级医院有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佛山市健翔医院、佛山爱尔眼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6.69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符合长期领取待遇人数2.06万人,下降1.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7.29万人,增长3.5%。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8.69万人,增长2.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60万人,增长7.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支出总额61.51亿元,增长7.2%。全年资助困难对象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0.13万人,资助金额79.63万元,均与上年持平。住院救助1302人次,增长39.3%;救助金额792.71万元,增长5.0%。门诊救助2.59万人次,增长9.7%;救助金额381.91万元,增长0.2%。
人居环境
截至2024年末,禅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9%,绿化覆盖面积2405.41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公园绿地面积768.3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含暂住)7.77平方米/人,已建成绿道180.65公里。全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5.9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81%,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座。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326天,平均灰霾天气30天。可吸入细颗粒(PM10)年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全年降水pH值为6.16,上升0.25个pH单位。酸雨频率2.6%,下降9.9个百分点。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交通
综述
禅城区已形成由铁路、公铁、水路3种运输方式,“地铁+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禅城区有广(州)佛(山)、佛(山)开(平)、佛山一环高速公路过境,其中佛开高速公路境内长15.2千米,双向4车或6车道,设有张槎、南庄溶洲和杏头出入口;佛山一环高速公路境内长13.4千米,双向8车道。省道“三大公路”过境段长5.2千米,通往佛山新城、西樵山。
铁路
禅城区融入了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网,有铁路广湛线(广州市一湛江市)、广珠线(广州一珠海市)、广佛肇城际铁路(广州一佛山市一肇庆市)过境。经过境内的地铁有广佛线(广州一佛山),设祖庙、季华园、魁奇路等6个站,境内长7.25千米;佛山地铁2号线在禅城区设南庄站、湖涌站、绿岛湖站、智慧新城站、张槎站、石湾站、沙岗站、魁奇路站、石梁站、湾华站10个站;佛山地铁3号线在境内设镇安站、季华六路站、亚艺公园站等站。佛山站日均有37列客车停靠,日客运量70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300万吨;为内地第二个直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口岸。
航空
禅城区境内无机场,航空出行主要依托位于隔壁狮山镇的佛山沙堤机场。另外香港国际机场在禅城区魁奇一路设有城市候机楼,乘客可搭接驳巴士,直达香港机场登机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佛山市候机楼位于境内。
航运
至2020年,禅城区境内有东平水道、佛山水道、吉利水道、顺德水道4条水道,辖区岸线95千米;有码头5个,其中油品码头2个、散货码头2个、集装箱码头1个,码头泊位13个。其中东平水道为Ⅱ级航道,顺德水道为Ⅲ级航道,佛山水道、吉利水道为V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2000吨级船舶。佛山港为内河港,开通的海运航线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外贸港口以及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苏州市等20多个内贸港口。拥有佛山新港和澜石港两大国家Ⅱ类口岸港口码头。
风景名胜
综述
禅城区是中国陶瓷艺术、陶瓷文化旅游中心,有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佛山祖庙、近500年窑火不熄的南风古灶、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梁园,以及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广东粤剧博物馆等传统景点,还有岭南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休闲生态区等新兴景点。截至2022年6月30日,禅城区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7家,其中AAAA级景区2家,AAA级景区5家。
主要景点
南风古灶旅游区是“佛山新八景”之一,位于禅城区石湾古镇东平河畔。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五百年来一直窑火不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老龙窑,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旅游区内下辖南风古灶、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三个景区。除主景点古窑吐艳外,还保留有石湾古老制陶场景的古场、荟萃陶艺精品的艺术长廊、公仔街、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陶塑公园等景点。2009年,南风古灶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梁园景区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位于禅城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由当地名流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等人,于清朝中期陆续建成,历时40余年。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芦、寒香馆等多个群体组成。主要景点包括客堂、佛堂、梁九华居室、群星画廊、刺史家庙、群星草堂、梁氏字画陈列馆等。
人物
荣誉
禅城区.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1-15
总体概况.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1-15
禅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15
禅城区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1-15
2024年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禅城区人民政府.2025-08-29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19年修订).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1-15
禅城八大历史文化街区全上榜.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中秋节(佛山秋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石湾陶塑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2-04
禅城区总体概况.禅城区人民政府.2025-08-29
禅城位列赛迪百强区榜单第35名,与去年相比前进4名.佛山市人民政府.2023-12-16
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光明网.2023-02-04
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2023-02-04
2021 年佛山市顺德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网.2023-02-04
2021年佛山市三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2023-02-04
2021年高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佛山市高明区政府网.2023-02-04
刚刚公布!粤企500强总营收首破17万亿元,广深企业上榜数量超七成.羊城晚报.2023-02-03
佛山市禅城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1-15
重磅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正式发布.今日头条.2023-12-18
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0年).中国信通院.2023-02-04
关于公布2021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02-03
2021年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1-15
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佛山市人民政府.2023-02-0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2-0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2-03
佛山祖庙.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3
东华里.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3
剪纸(广东剪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粤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佛山木版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灯彩(佛山彩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彩扎(佛山狮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03
学校简介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3-02-04
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情况介绍.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2023-02-04
文化馆概况.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市人民政府.2023-02-04
目前本地区三级医院名单及基本情况_本级统计医疗服务信息概况_禅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广佛同城中展示“禅城担当”.广州日报.2023-02-04
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正式开通.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多图直击!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今日开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网.2023-02-04
佛山机场重“新”亮相,这些惊喜你发现了吗?.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2023-02-04
香港国际机场在佛山禅城设立城市候机楼.央广网.2023-02-04
南风古灶.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马拯.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罗列.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沈 濂.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梁方.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叶问.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黄飞鸿.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冼冠生.禅城区人民政府.2023-02-04
中国百强区发布:深圳南山排名第一!.新浪新闻.2023-02-04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军区关于命名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3-02-04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2023-02-04
2022赛迪百强区重磅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2023-02-04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结果发布.中国青年网.2023-02-04
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认定名单的公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5-06-26
广东省安委办 省应急管理厅公布全省首批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县(市、区)名单.深圳市应急管理局.2023-02-04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名单的通知.广东省教育厅.2023-02-04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10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百强区出炉!.新浪网.2024-09-22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榜单来了!.百家号.2024-09-27
2024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布,山东这些地方入选.腾讯网.2025-03-09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1-27
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发布!广东4地入选前10名.南方网.2025-08-10